扭转创业“尴尬1%” 科研成果作支点

[日期: 2014-06-05 ] [点击数: 316 ]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4日第2版)   作者:

大学生创业完全可以与自己的老师紧密合作,发挥自己既懂技术,又可以依托国家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商业化市场运作的优势,把自己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

据媒体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日前透露,目前大学生创业率只有1%左右。有论者称之为“尴尬的1%”。

今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727万,创历史新高。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九大部委日前发出通知,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目标是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

自十七大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大政方针以来,各种创业扶持政策频繁出台,高校纷纷开设创业课程,创业大赛等活动也日趋活跃,使得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了明显提升。据统计,近两年来,有创业意愿的大学毕业生的比例都在20%左右。然而,目前真正投身创业的大学生却只有1%左右,原因何在?依据多年从事大学生创业指导的经验,笔者认为根源在于极低的创业成功率。据人社部调查,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大学生们的创业信心,导致创业率持续徘徊在低谷。

不难发现,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质量是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核心问题。

那么,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何在呢?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普遍困难无外乎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等等。由此也就催生了相对应的扶持政策:上述九部委强调,各地有关部门要从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以及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综合施策,政策针对性不可谓不强。然而,回顾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类似政策,从结果上看,并没有明显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从根本上讲,单靠外界提供优惠条件,还不足以真正增强创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要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创业质量,关键还是项目本身。没有适合的项目,纵使能够得到外界的资金注入(场地也不过是租金的问题),企业缺乏自身内在造血机能,也难以为继。

大学生身处高校科研重地,本应更多从事有科技含量和高增长潜力的项目。但事实上,当前大学生创业普遍集中在低附加值的流通服务业,比如卖米粉、卖卤猪蹄、做校园团购等。不是说大学生就不能做这类低技术含量的项目,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在这些项目上也取得了成功。但是从长远来看,拥有自身独特技术优势的创业项目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资源,具备可持续竞争力。

那么,为什么大学生普遍没有选择高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呢?原因在于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要他们普遍具备某种尖端领域的技术发明,还勉为其难。

怎样才能获得高科技含量的创业资源呢?答案是大学老师。笔者参与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评审多年,发现相当一批获奖作品的技术来源就是老师们的科研项目。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即便大赛获奖,也不了了之。据统计,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真正得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只占5%。绝大多数倾注了大学教师心血,耗费了国家大笔科研经费的专利成果往往无法孵化为真正的产品。最近,北京出台政策,今后高校可自主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审批,转化所获收益中不少于70%的比例可用于奖励、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如果这一政策得以普遍实施,就为大学生高科技创业提供了一个绝佳契机。

大学本科生、研究生虽然很难独立完成高水准的技术发明,但他们理解和运用自己老师的科研成果的能力还是具备的。反之,高校教师多年埋头教学科研,往往对企业运营、市场开拓等商业领域比较陌生,加之时间精力有限,不便于亲自上阵从事科技项目的市场运作。大学生完全可以与自己的老师紧密合作,发挥自己既懂技术,又可以依托国家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商业化市场运作的优势,把自己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实现高科技创业。

当然,单单有了科技转化的新政策,还不能说就铺平了大学生高科技创业之路。大学生创业者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学会与市场打交道,在实践中历练自己的商业运作本领,才能充当好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桥梁,赢得研发出富有含金量科技发明的老师的信任,站在更高的创业平台上,开创新局面。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联系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州街1188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321007

联系电话:+86-579-82232899 Email:cmve2012@126.com

  • 中心网站二维码
  •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