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发展

[日期: 2016-11-23 ] [点击数: 321 ] 来源: 省职教研究中心 作者: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面临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双重任务,职业教育是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拓宽民族地区新增劳动力就业渠道的需要,也是增加民族地区群众收入重要来源和加快脱贫步伐的保证。为此,今年,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就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问题进行重点调研,调研发现——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专题调研组今年赴广西、新疆及教育支边任务繁重的上海,先后考察12个地市区30多所职业院校,与200多名师生代表、企业代表座谈交流。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六省区就地作了协同调研。调研组还与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进行了对口协商并形成共识。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15亿元,支持5个民族自治区职业教育项目建设483个。2012年国家出台《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将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助学金范围。从2009年和2010年起,每年从西藏和新疆分别招收3000名和3300名学生,到中东部12个省市重点职业学校学习,由中央财政负担学习、生活费用。上海市群益职业学校等6所职校内职班,招收来自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等地区1100多名学生,所学专业涉及土木工程、汽车修理、城市燃气输配与应用等。各校选派了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授课。

  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广西先后出台职业教育条例和中等职业教育奖优扶先办法,五年累计投入财政经费168亿元。截止至2012年,全区每个市、县均建成1所职教中心,新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5所。自治区教育、工信、住建、水利、商务等部门推动建立21个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1000多家,强化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五年来,全区职业院校毕业生共120多万人,就业率达95%,累计培训劳动力1000万人次。为解决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子女读书困难问题,仅20082010年间全区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2.48亿元,资助和免学费学生数近150万人次。

  新疆自2007年起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递增,2011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35亿元。根据全区产业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迫切需求,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启动实施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计划,支持具备人文、地缘条件的58所学校开办了民族特色专业,在全国《中职专业目录》新增了“哈萨克族医疗和哈萨克族医药专业”。2012年,新疆中职学校审核登记的毕业生58700多人,一次性就业率为86%;高职毕业生33600多人,就业率为90%。职业教育在带动就业创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19个对口援疆省市实施中等职业教育项目23个,投入资金6.72亿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机制,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每生每年4200元,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每生每年1000元。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基础薄弱。民族地区多处边陲,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底子薄、基础差。广西6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均财力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财政只能拨付在编人员“人头费”,有些职教院校经费支出主要靠学杂费收入和贷款。2012年末全区19所职教院校拖欠银行贷款12.4亿元。按照教育部办学指标规定,广西部分县级职教中心实训设备老旧,校舍、图书缺口大。新疆喀什地区财政自给率不足10%,县级职业学校投入主要来自援疆资金。莎车县有户籍人口84万,是全疆人口最多的县,每年有初中毕业生1.5万人,因学校容量有限,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的只有6000人。

  二、结构不合理。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不合理。民族地区适龄初中毕业生上普通高中的比例,远远高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造成县级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素质不高。部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结构不合理,个别地区散小差问题突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南宁市属六县职业学校近三年年均招生只有横山县达到1800人。

  三、国家助学金尚不能完全满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需要。国家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民族地区地域辽阔,有些农牧民家庭贫困程度较深,学生上学所需生活费、往返交通费等费用较高,国家补助的生均每月150元生活费尚不能完全满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需要,部分学生中途辍学。部分地区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期末甚至隔年才拨付到位,不利于贫困学生稳定就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本级无财政,自治区出台的关于中职学校学生免住宿费、免教材补助费政策难以落实。

  四、教育教学改革滞后。县级职业学校普遍办学晚,缺乏专业教材和师资,许多仍套用普通教育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在同一过程进行。专业设置雷同现象比较严重,新疆许多中、高等职业院校都开设综合农业、林果园艺、旅游、民族手工艺、家电维修等专业。教材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毕业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校企合作的制度设计不到位,企业因受益不多而缺少积极性,致使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运行不畅。中央启动二次援疆工作后,内地省市一些企业落户新疆,对专业技术工人需求量增大,但当地富余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疆内的职业学校一时无法提供符合企业需求的通晓汉语、掌握实际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招工难、就业难”矛盾并存。

  五、专业师资队伍缺乏。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多数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或中小学转任,文化基础课教师偏多,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不强。据统计,广西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数量缺口达1万人,现有“双师型”教师仅占专任教师的27%,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有6000万少数民族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部分地区尤其是南疆的职业院校需要大量既精通国家通用语言也懂当地民族语言的“双语双师”型教师。喀什地区21所职业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378名,其中“双师型”教师仅为364名,预计到2015年新疆缺10000名“双语双师型”教师(其中南疆四地州6545)

  新疆、西藏等地区每年都有大量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青年学生上不了高中,或普通高中毕业后考不上大学,在社会上闲散,成为分裂势力重点渗透人群。加强职业教育,尽早使这部分青年学到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具有同分裂主义势力争夺青少年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从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完善对口支援和帮扶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切实规范劳动用工环境、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等8个方面,提出了详尽、有针对性的建议。调研组认为,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对于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联系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州街1188号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321007

联系电话:+86-579-82232899 Email:cmve2012@126.com

  • 中心网站二维码
  •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