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敏,女,1992年生,山东临沂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学徒制等方面研究。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厅局级项目5项,金华市社科联研究课题重点项目1项,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中国高教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期刊报刊发表论文和理论文章29篇,其中CSSCI收录3篇,北大中文核心18篇;研究成果获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金华市教育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1项,金华市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学徒制等
主持课题:
1.职业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提升路径研究(24YJC880119)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2.类型教育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研究(2022JDKTZD49) 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3.职业本科教育的稳步发展逻辑、现实挑战及实践进路研究(2022SCG070) 2022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4.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浙江高职院校服务供给机制研究(2022N113) 2022年度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
5.浙江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职业适应冲突与调适研究(2021087 ) 202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
6.浙江省高职院校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供需匹配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2020N25) 2020年浙江省社科联调研专项课题
7.浙中地区高职院校精准扶贫模式、效应与对策研究(ZJCVD15) 2020年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
8.金华地区高职院校精准扶贫模式、成效及对策研究(ZD2020058) 2020年金华市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
主要论文:
1.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阻碍与破解进路,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第3期
2.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向,外国教育研究,2021年第8期
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影响效应——兼论中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探寻与趋向,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9期
4.高职院校精准扶贫模式与成果巩固拓展策略研究,教育与职业,2021年第5期
5.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办学、高标准引领的新思路——2019年全国高职教育研究论坛综述,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6期
6.英国学徒制质量保障政策的变迁轨迹、逻辑及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6期
7.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解读欧盟《基于工作学习的高质量学徒制指导原则》,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12期
8.现代学徒制之“质量”析义——基于《用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解读,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21期
9.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动态对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29期
10.从功利到人本:美国职业教育立法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启示,教育与职业,2017年第13期
11.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13期
12.心理学视域下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特征与培养策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5期
13.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变革动因与最新举措,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4期
主要奖励:
1.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阻碍与破解进路,获2023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6)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影响效应——兼论中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探寻与趋向,获2024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1/5)
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士学位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启示——基于德、日、法、美四国的分析,获2021年度金华市教育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排名:1/1)
4.我国高职院校精准扶贫实践:模式、挑战及优化策略,获金华市2020年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1/1)
5.2020年获金华市321专业技术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