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南学术简历

[日期: 2025-03-08 ] [点击数: 43 ] 来源: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作者:

王亚南,男,1986年生,河北邯郸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专职副主任、金华市青年拔尖人才、金华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出版《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测评报告》《从“碎片化”到“分布协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运行调研报告》著作2部;在《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7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转载;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11)、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排名第10)。

 

主要研究领域:高职教育原理、高职专业群建设、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等

主要人才荣誉:

金华市青年拔尖人才,2024.10

金华市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青年英才,2024.12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十佳教育工作者”称号,2021.06

主要科研奖励:

基于类型教育的“三位一体”高职课程迭代改革研究与实践,202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排名11/17,2023.07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排名10/17,2024.07

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困境及路径抉择,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排名6/6,2016.11

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产业需求、知识关联及有效治理,2021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排名1/5,2021.06

职业教育专业群建构的内涵意蕴、逻辑及技术路径,2020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三等奖,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排名1/5,2020.07

高职院校博士学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决策机制,第十七届中青年职教论坛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联盟,排名1/1,2023.12

2022年度金华市文化精品项目,金华市委宣传部,2023.06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审视、学理逻辑及制度建构,2019年度金华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金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排名1/2,2020.05

技术产业化视域下现场工程师的角色定位、核心能力及培养路径,金华市第二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金华市人民政府,排名1/3,2024.05

著作: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测评报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排名第一,2021.12

《从“碎片化”到“分布协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运行调研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排名第一,2023.03

高职院校博士学位教师引进与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排名第3,2024.06

主要发表论文:

 

[1]王亚南,金东贤,邵建东.职业本科院校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基于产科教一体化的视角[J].教育科学,2024,40(03):52-59.

[2]王亚南.实体融合到制度形塑:交易成本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局及其消解[J].高等教育研究,2024,45(04):46-57.

[3]王亚南,戚建飞.高职院校项目“锦标赛”:表现形式、场域形塑及纠偏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02):143-148.

[4]王亚南.基于扎根理论的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结构模型建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31):54-62.

[5]王亚南,成军,邵建东.技术产业化视域下现场工程师的角色定位、核心能力及培养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3,(09):95-101.

[6]王亚南.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评价维度及价值取向——基于Nvivo12.0的编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5):36-45.

[7]王亚南,邵建东.产教融合视域的高职院校专业群治理模式及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02):140-145.

[8]王亚南,王斌,张晓超,等.项目化任务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运行现状的实证调研[J].职教论坛,2022,38(11):83-90.

[9]王亚南,毛辉.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碎片化运行的表征及成因——基于3所高职院校的个案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9):75-83.

[10]王亚南,成军,徐珍珍.高职院校专业群生命周期及动态治理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2,(08):103-108.

[11]王亚南.“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整合的模式建构及实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7):53-60.

[12]王亚南,成军,王斌.高职教育专业组群的逻辑依归、形态表征与实践方略——基于253个高水平专业群申报资料的质性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04):84-93.

[13]王亚南,成军.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群研究的轨迹、热点及未来趋势[J].教育与职业,2021,(03):5-12.

[14]王亚南,王斌,康永芳.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制约瓶颈及突破路径——以浙江省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02):116-121.

[15]王亚南,成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构:内涵意蕴、逻辑及技术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0,(06):118-124.

[16]王亚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审视、学理逻辑及制度建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2):59-66.

[17]王亚南,贺艳芳.高职教育学位体系构建争议的学理澄明及路径抉择——双轨制抑或三轨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9):34-42.

[18]王亚南.高职院校制度环境对专业带头人成就动机影响研究——基于全国26所高职院校的实证调研[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4):38-42.

[19]王亚南,石伟平.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成就动机弱化的体制成因——基于Z省3所高职院校的质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21-26+63.

[20]王亚南,邵建东.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专业化的制度制约及优化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2):147-153.

[21]王亚南.高职教育院校研究规范发展的实践困境及未来路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1):83-88.

[22]王亚南,石伟平.职业知识概念化的内涵意蕴及课程实现路径——麦克·杨职业教育思想的述评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4):78-86.

[23]王亚南,石伟平.职业教育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挑战的战略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04):64-70.

[24]王亚南,石伟平.转型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角色定位的实证研究——基于对专业带头人岗位职责书的内容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5):14-21.

[25]王亚南,石伟平.歧途与省思: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转型[J].现代教育管理,2016,(04):86-92.

[26]王亚南,林克松.高职院校同质化惯习的诱发机理及消解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5,(09):105-110.

[27]王亚南,林克松.技术知识建构视阈下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范式的转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3):15-19.

[28]王亚南,林克松.应用技术型高校课程革新的路向:技术知识建构的逻辑[J].江苏高教,2015,(02):81-85.

主持课题:

 

1.浙江省哲社规重点课题 “双高”时代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成效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22NDJC039Z) 2021.09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 项目制治理下高职院校基层教学组织运行生态及优化机制研究(22YJC880078) 2022.09

3.浙江省哲社规一般课题 “碎片化”到“分布协同”: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运行调研报告(2024JDKTYB34) 2024.06

4.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专业化发展的问题症结及对策建议(2020SCG062) 2020.09

5.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规划课题 职业院校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动态耦合匹配的内在机理及治理路径研究(2020C0633) 2021.01



联系地址:浙江省金华市婺州街1188号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邮政编码:321007

联系电话:+86-579-82232899 Email:cmve2012@126.com

  • 中心网站二维码
  •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